几天前,《泰晤士高等教育》网站刊发了英国一位匿名大学教授在自己博客上的网文《学者挣得太多了吗?》,该文呼应了前一段在国内网上流传的《中国大学老师到底有多穷?》一文。两篇文章都在谈大学教师的工资收入问题。 在美国,私立高校的工资收入都不对外公开。但公立高校教职工和管理人员的薪水则完全公开透明。但我们知道,在西方文化中,薪水就像年龄一样被视为禁忌话题,大家都不公开涉及。在中国,知
![]()
几天前ღღ★◈,《泰晤士高等教育》网站刊发了英国一位匿名大学教授在自己博客上的网文《学者挣得太多了吗?》ღღ★◈,该文呼应了前一段在国内网上流传的《中国大学老师到底有多穷?》一文ღღ★◈。两篇文章都在谈大学教师的工资收入问题ღღ★◈。
在美国ღღ★◈,私立高校的工资收入都不对外公开ღღ★◈。但公立高校教职工和管理人员的薪水则完全公开透明ღღ★◈。但我们知道ღღ★◈,在西方文化中ღღ★◈,薪水就像年龄一样被视为禁忌话题ღღ★◈,大家都不公开涉及ღღ★◈。在中国ღღ★◈,知识分子耻于谈钱也是传统ღღ★◈。但今天ღღ★◈,这些传统文化都在日渐消失ღღ★◈。其中的道理很简单ღღ★◈,知识分子作为普通人ღღ★◈,同样需要首先获得生存权ღღ★◈,然后才能发挥其社会作用与价值ღღ★◈。
当今世界ღღ★◈,人们已经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收入高低这一市场价值作为标准ღღ★◈,去反映和衡量一位学者的学术与社会价值ღღ★◈,虽然事实并非完全如此ღღ★◈。而且ღღ★◈,一位学者的学术与社会价值也不能完全由收入高低来体现ღღ★◈,但毋庸讳言ღღ★◈,在现今这个全球化和高度物质化的时代ღღ★◈,采用高薪聘请的方式ღღ★◈,早已成为各个国家ღღ★◈、各个高校打动和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ღღ★◈。由于信息日趋公开化ღღ★◈,加上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与近乎同时的传播速度ღღ★◈,各国大学教师工资收入的公开化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ღღ★◈。这就为人们了解具体情况提供了可能ღღ★◈。
实际上ღღ★◈,对大学教师薪水的高低ღღ★◈、变化ღღ★◈、差异以及男女是否同酬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ღ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ღღ★◈。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往往会公之于众ღღ★◈,从而引起政府有关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ღღ★◈。这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欢迎你来到公海欢迎你来到赌船ღღ★◈。
英国BBC在201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ღღ★◈,英国一位全职中产阶层人士的年收入平均为24744英镑欢迎你来到公海欢迎你来到赌船ღღ★◈。如果其配偶的收入差不多ღღ★◈,那么ღღ★◈,这个中产阶级的家庭收入大体上是43592英镑ღღ★◈。如此说来ღღ★◈,沃勒的收入水平是很高的零刺青ღღ★◈。
沃勒在文章中介绍自己说ღღ★◈,他现年42岁零刺青ღღ★◈,从2008年起入职ღღ★◈,在一所大学担任全职工作ღღ★◈。刚入职时ღღ★◈,自己32岁ღღ★◈。但在此之前欢迎你来到公海欢迎你来到赌船ღღ★◈,他花了很长时间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ღღ★◈,同时还在6个不同的领域中担任按小时计算薪水的讲师ღღ★◈,时间长达八年之久ღღ★◈。而他在攻读博士期间ღღ★◈,每年有6000英镑的奖学金ღღ★◈。
他说ღღ★◈,想到很多非常优秀的人申请工作而不得ღღ★◈,自己感到很幸运ღღ★◈。当然ღღ★◈,在这份幸运背后ღღ★◈,自己也付出了代价ღღ★◈。比如ღღ★◈,因为竞争太激烈而从来不敢跟雇主或高校讲价钱ღღ★◈。
那么ღღ★◈,对于自己的薪水他自我感觉如何呢?他说自己感到富有ღღ★◈,因为众所周知ღღ★◈,英国人在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才27600英镑欢迎你来到公海欢迎你来到赌船ღღ★◈。自己所生活的地区非常贫穷ღღ★◈,与其他大城市有着更大的差异ღღ★◈。因此在这里他就感觉自己是个富人ღღ★◈。
但是ღღ★◈,他也提到ღღ★◈,自己身为中产阶级ღღ★◈,同时是一位白人男性ღღ★◈,因此才能够得到这样高的薪水ღღ★◈。如果这三项条件中缺了任何一个ღღ★◈,他的工资收入都会急剧下降ღღ★◈,更不要说三项都缺乏了ღღ★◈。但即便如此ღღ★◈,与其他行业相比ღღ★◈,作为学者的工资收入还是落后的ღღ★◈。这让他感到有些苦恼ღღ★◈。
沃勒提出ღღ★◈,自己是花了很多年(包括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时间才走到了今天ღღ★◈。在获得工作之前ღღ★◈,自己除了奖学金和努力打工所挣的生活费之外一无所有ღღ★◈,而且那时感到前途渺茫ღღ★◈,对于未来能否得到一份工作心怀忐忑ღღ★◈。而这一切的努力ღღ★◈,都只是为了获得能够进入学术圈的资格证和所需要的学术资历ღღ★◈。那么ღღ★◈,自己在未来所获得的薪水ღღ★◈,是否也应该反映自己多年的努力和付出呢?
这话听上去有些荒唐ღღ★◈,但仔细想想ღღ★◈,也并非没有道理ღღ★◈。比如一名运动员ღღ★◈,在没有取得突出成就或者成名之前欢迎你来到公海欢迎你来到赌船ღღ★◈,自然无人问津ღღ★◈,穷困潦倒或许是常态ღღ★◈,但一旦进入赛场取得好成绩ღღ★◈,那么ღღ★◈,其高收入自然是对过去付出的劳动和心血的一种回报ღღ★◈。很多人的收入之高ღღ★◈,可以保障其在退役后的后半生衣食无忧ღღ★◈。
令沃勒感到有些黯然神伤的是ღღ★◈,在自己的工作合同中零刺青ღღ★◈,虽然有每周工作多少小时的限定ღღ★◈,但实际上每年都会超出这个时间限定ღღ★◈。更不要提作为教师在工作中所付出的情感了ღღ★◈。大学教师不仅是教学与科研ღღ★◈,还要为学生包括同行提供智力ღღ★◈、文化和情感上的支持ღღ★◈,而这些都难以用时间和金钱去衡量ღღ★◈。由于教师和学生ღღ★◈、教师与教师之间那种密切的关系所在ღღ★◈,合同之外的这些劳动和付出是从来不会得到承认的ღღ★◈。
虽说如此ღღ★◈,他还是经常告诫自己ღ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ღღ★◈。自己要比周围有些人的经济状况强多了ღღ★◈,以此安慰自己ღღ★◈。无论如何ღღ★◈,沃勒都感到自己是幸运的ღღ★◈,他不指望自己多么富有欢迎你来到公海欢迎你来到赌船ღღ★◈,只要有安全感就足矣ღღ★◈。
早在五年前的2012年ღღ★◈,英国著名的跨国出版社罗德里奇所出版的题为《教授薪水ღღ★◈:工资与合同的全球性对比》一书ღღ★◈,就对如下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研究ღღ★◈:在世界范围内ღღ★◈,教授的工资如何?最优秀的人才能否被吸引到学术圈?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ღღ★◈,哪国大学的薪水最诱人?哪些又位列最后?
在美国波士顿学院研究人员奥特巴赫的带领下ღღ★◈,他们以世界上28个国家的公立大学为研究目标ღღ★◈,既让我们看到了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教授收入的状况ღღ★◈,也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ღღ★◈,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ღ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对大学教授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的著作ღღ★◈。
要进行工资收入比对ღღ★◈,并非易事ღღ★◈。牵涉到标准ღღ★◈、货币ღღ★◈、价值ღღ★◈、各国不同情况等诸多因素ღღ★◈。奥特巴赫将全部的收入都以美元来换算ღღ★◈,使用了基于美国物品的购买力的平均指数ღღ★◈,还与各国GDP人均收入挂钩ღღ★◈,对一国学者的收入和其他行业人员的收入进行对比ღღ★◈。他们的调查最终落实在这样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上ღღ★◈:大学教授的工资收入“能否达到支撑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标准?”
上述研究排出了一个列表ღღ★◈,大学教授收入排在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ღღ★◈:加拿大ღღ★◈、意大利ღღ★◈、南非ღღ★◈、印度和美国ღღ★◈;排在后五位的则是哈萨克斯坦ღღ★◈、埃塞俄比亚ღღ★◈、中国ღღ★◈、俄国和亚美尼亚欢迎你来到公海欢迎你来到赌船ღღ★◈。
根据上述标准ღღ★◈,就购买力而言ღღ★◈,中国新入职的大学教师月收入为259美元ღღ★◈,排在末位ღღ★◈,比亚美尼亚或者埃塞俄比亚都低ღღ★◈,前者为405美元ღღ★◈,后者则为864美元ღღ★◈。在加拿大ღღ★◈,新入职教师平均月薪为5733美元ღღ★◈,一位教授的平均月薪则为9485美元ღღ★◈。在美国ღღ★◈,新入职人员的月薪平均为4950美元ღღ★◈,而教授的平均月薪则为7358美元ღღ★◈。但美国落后于很多国家ღღ★◈,包括意大利(9118美元)ღღ★◈、南非(9330美元)ღღ★◈、沙特阿拉伯(8524美元)ღღ★◈、英国(8369美元)ღღ★◈、马来西亚(7864美元)ღღ★◈、澳大利亚(7499美元)和印度(7433美元)ღღ★◈。
当然ღღ★◈,不能单纯看购买力ღღ★◈。比如ღღ★◈,埃塞俄比亚教授的平均月薪仅为1207美元ღღ★◈,排在倒数第四位ღღ★◈,但与其国家的GDP人均收入相比ღღ★◈,这一收入水平则极高ღღ★◈,是该国人均收入的23倍ღღ★◈。而美国ღღ★◈、德国或澳大利亚的大学教授的平均收入也才不过是该国GDP人均收入的2倍ღღ★◈。这就说明ღღ★◈,在埃塞俄比亚ღღ★◈,大学教授极受重视ღღ★◈。
奥特巴赫也考察了学校类型不同所造成的教师收入的不同ღღ★◈。比如很多国家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的教授ღღ★◈,收入要高于那些教学型高校中的教授ღღ★◈,其间的收入差距不小ღღ★◈。实际上ღღ★◈,后者人数众多ღღ★◈,且占据了学术圈的大多数ღღ★◈。
当今世界ღღ★◈,高等教育的实力已经成为各国创新与强盛的源动力ღღ★◈。为此ღღ★◈,各国政府与管理者ღღ★◈,都在思考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才能不断扩大并强化高等教育的规模与体制ღღ★◈,以达到提高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ღღ★◈。奥特巴赫的研究团队发现ღღ★◈,当今世界已经越来越走向两极化ღღ★◈,可以分为“人才流失”国家和“人才引进”国家ღღ★◈,而那些人才资源丰富的国度还在从人才匮乏的国家吸纳人才ღღ★◈。
该研究显示ღღ★◈,大学教师收入低的国家最容易造成人才流失ღღ★◈。以俄罗斯为例ღღ★◈,在被调查的28个国家中ღღ★◈,俄罗斯是教授收入唯一低于国家GDP人均收入者ღღ★◈,仅达到人均收入的60%ღღ★◈。因为工资收入较低ღღ★◈,有教授不得不到私立学校或商业学校去代课以贴补家用ღღ★◈。在哈萨克斯坦ღღ★◈,大学教授的收入仅是同类行业人士收入的一半ღღ★◈。
为此ღღ★◈,加拿大一家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负责人阿舍尔指出ღღ★◈,俄罗斯政府一直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无法挽留住自己的科学家ღღ★◈。现在ღღ★◈,这一疑问得到了解答ღღ★◈,答案很简单ღღ★◈:就是因为政府支付给学者们的工资太低了ღღ★◈。阿舍尔说ღღ★◈,这个问题真不复杂ღღ★◈,但你会发现ღღ★◈,总是有很多政府在这上面稀里糊涂ღ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ღღ★◈。
当然ღღ★◈,他们究竟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ღღ★◈,人们不得而知ღღ★◈,但凡是人才流失严重的地方ღღ★◈,大到一个国家ღღ★◈,小到一所大学ღღ★◈,学者们ღღ★◈、教授们的工资收入低ღღ★◈,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ღღ★◈。该书作者甚至对一些西方高等教育强国也提出了警告ღღ★◈。像日本ღღ★◈、德国零刺青ღღ★◈、以色列和美国的薪水ღღ★◈,现在也都难以吸引到优秀的青年才俊ღღ★◈。如果不在未来有所改变ღღ★◈,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ღღ★◈。(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世界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ღღ★◈:一方面ღღ★◈,高校难以招聘到优秀的创新人才ღღ★◈;另一方面ღღ★◈,优秀的创新人才难以找到合适的高校ღღ★◈。这两者的不匹配ღღ★◈,个中原因很多ღღ★◈,既有薪酬的原因ღღ★◈,也存在着其他因素ღღ★◈。
在当下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ღღ★◈,中国依然要依靠高薪手段去吸引世界一流人才ღღ★◈,但对于急需一流人才的高校来讲ღღ★◈,仅靠高薪ღღ★◈,即便吸引到了人才ღღ★◈,在人才流动变得越来越常态化的今天ღღ★◈,也难以长久地留住他们ღღ★◈。
高校本身的声誉ღღ★◈、传统与文化固然重要ღღ★◈,但规范而富有人性化的制度建设ღღ★◈、良性循环的学术氛围ღღ★◈、和谐的人际关系ღღ★◈、发挥个人才能的学术平台ღღ★◈,这些都将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ღღ★◈。
香港科技大学创立于1991年ღღ★◈,迄今不过1/4个世纪ღღ★◈。但它在《QS世界大学排名》(2015/16)中位列第28位(香港第一)ღღ★◈。其所奉行的一个办学理念是ღღ★◈:“礼聘一流人才并且使他们感到快乐ღღ★◈。”可以说ღღ★◈,做到前者容易ღღ★◈,但后者困难异常ღღ★◈。换句话说ღღ★◈,拿出高薪聘到一流人才容易零刺青ღღ★◈,而要使聘请到的人才感到乐在其中ღღ★◈、人尽其才ღღ★◈,这真不易ღღ★◈。但事实上ღღ★◈,他们做到了ღღ★◈。也因此ღღ★◈,该校的办学质量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就有了质的提高ღღ★◈,声名鹊起ღღ★◈。
如果说高薪标志着一所高校的硬实力ღღ★◈,那么ღღ★◈,让人才在高校感到快乐则是学校的软实力ღღ★◈。如何软硬实力齐抓ღღ★◈,则是当代中国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ღღ★◈。公海赌网平台就业市场ღღ★◈。公海ღღ★◈,工学院ღღ★◈。公海赌赌船710公海赌赌船官网ღღ★◈。欢迎公海来到赌船710ღღ★◈。公海赌赌船710app网站首页欢迎您